解放战争初期,太行根据地的革命老区,尤其是信义村,见证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。 这是一次让长期受封建压迫的农民彻底翻身的历史性事件。尤其是在这场运动中,妇女们也走向了前台,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。从长久以来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妇女,慢慢的变成为了土改及随后的生产纺织运动中的中坚力量。她们不仅在支援前线方面展现了非凡的贡献,还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和妇女干部。本文将以信义村为中心,探索那些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中撑起“半边天”的女性们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随着根据地内反奸清算(包括增资、减租、清债)运动的展开,妇女们的角色尚不显著。许多妇女只是怀着试探和好奇的心态加入其中,她们大多心存担忧,害怕社会的变化带来不好的后果,害怕遭到报复。对于许多人来说,尤其是曾经受尽贫困折磨的农民,她们甚至从未见过真正的翻身景象,内心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怀疑,甚至对自身的力量缺乏信心。
当土改运动全面展开时,妇女们的思想依然面临着许多困扰,有些人坚持认为“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,不必再提”。也有一些妇女因为对斗争可能带来的后果心生恐惧,她们不愿站出来参与,怕与地主和封建势力发生冲突,害怕遭到报复。而更有一部分妇女,长期受到封建迷信的束缚,认为“若斗争了别人,心里难安,恶事将会伴随一生”。这些思想深深植根于许多妇女心中,影响着她们的参与热情。
面对这些思想上的障碍,土改工作队与信义村的基层干部组织了贫农和中农的诉苦大会,帮助群众反思自己所受的压迫,并鼓励她们唤起阶级觉悟,找出压迫的根源。在干部们的积极发动下,信义村的妇女们开始慢慢地克服自己的顾虑,70%以上的妇女参加了诉苦大会,尤其是一些态度坚定的妇女,积极加入了农会,妇女会员的数量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70至80人,占据了农会全体会员的一半之多。
在这些诉苦会中,妇女们不仅克服了恐惧,还逐渐找到了自信。她们开始意识到,自己的命运并非个别现象,原来她们和其他贫苦的群众一样,都受尽了剥削,地主和压迫阶层并非不可动摇的存在。正如一些妇女所说:“我娘家穷,父亲做饭给别人吃,母亲给别人做工,日子过得苦不堪言,斗争我愿意参加,但不愿做暴力,觉得我受的压迫与他人一样,理应平等。”
随着运动的深入,信义村的妇女们思想逐渐开放,她们开始意识到,只有彻底改变过去的贫困局面,才能迎来新生活。在土改运动的末期,信义村开展了为期二十多天的思想运动,并结合放包袱、复查等活动,村中的妇女热情参加。她们在这场运动中表现得极为热情,不仅在政治活动中主动发声,更在对待新社会的建设上充满了热切的关心与期盼。
随着土改的推进,封建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,生产资料如土地、农具、耕牛等被合理分配到贫苦农民手中。而信义村作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,承担起了支援前线的重任。妇女们被要求为前线士兵生产军需物资,尤其是纺织布匹和制作军鞋,这一任务对她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信义村并未有传统的纺织习惯,历来以种麻为生,妇女们对纺织毫无经验,面对这项任务,她们一开始充满疑虑和不自信。许多妇女表示:“我们从未纺过,能学会吗?”“土地、开会、纺织、照顾家里,怎么兼顾得了?”面对这些质疑,党组织的基层干部们采取了多种措施,帮助她们克服困难。
首先,干部们通过组织讨论会,让妇女们明白“给谁纺织,学会纺织能给谁带来一定的好处”,打消她们对为公家纺织的顾虑。同时,通过实践案例教育大家,逐步让她们明白,纺织不仅是支援战争的需求,也能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。其次,党组织解决了工具和原料上的问题,通过互助组的形式,集中购买棉花,集体购买织布机和纺车,大家一同承担购买费用,并逐步学会使用这一些工具。
为了进一步激发妇女们的热情,信义村还开展了竞赛活动,通过选举劳动模范、与其他村庄的比赛等方式,激励妇女们争先恐后地投身于纺织生产。经过不懈努力,到了1948年,信义村已有207名妇女掌握了纺织技能,30名妇女能使用织布机,村里共有26台织布机、24个手拉梭和200多台纺车。
信义村妇女们在农业劳动中同样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,她们不仅擅长纺织,还能独立承担农业劳动。尽管在土改运动结束后,村中男劳力大部分都已参军或外出,留下的主要是妇女和老人,但她们没有退缩,而是勇敢承担起了种田的责任。许多妇女像冯小女一样,坚定地表示:“男人不在,妇女依然能耕种这片土地,土地能按时播种,不会耽误。”
在她们的努力下,信义村的农田得到了及时的修整,农作物顺利播种。男人们回村时,看到村里的农田已经修整完毕,所有的土地都种上了作物,深感震惊和感激。有的村民感叹道:“没想到妇女能承担这么大的责任,真是她们让我们度过了难关。”这不仅体现了妇女们的坚韧,也展现了她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巨大潜力。
在党的领导下,信义村的妇女们成功地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,热情参加到政治运动和生产劳动中,展现了她们无比强大的力量。她们不仅在土改运动中勇敢发声,在生产纺织运动中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,证明了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的真实含义。她们的奋斗和拼搏,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,也为新社会的建设贡献了力量,可以让我们深深敬佩与铭记。
参考资料:《长治二区信义妇女工作调查资料》,1948年8月2日,档案号:A1-7-8-2,山西省档案馆馆藏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